Search


【不是吃貨不要看】
要吃也要長知識,凡吃過必留下故事>>
春節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不是吃貨不要看】
要吃也要長知識,凡吃過必留下故事>>
春節到了,你是不是坐在沙發,看電視啃魷魚絲?夾烏魚子配著蒜苗?
以前的人過年可沒這麼享受,大約一個世紀前,日本人帶來了各式各樣新的漁獲加工技術,包括烏魚子,打開台灣漁業發展新頁,隨後海鮮成了可隨身攜帶的零食、罐頭,365天想吃就吃。

#農傳媒 特別摘錄了《 #台灣漁會大事年表 》書中幾個年節相關的漁獲小知識。年節大吃之餘,別忘了看看書,感謝前人造福各位吃貨。

● 農傳媒-與農共聲、與食俱進、與環境共享>> https://goo.gl/FA3Gj3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站,我們的宗旨是一個「與農共聲、與食俱進、與環境共享」的新媒體平台。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,走入生活,觸及農業、土地、食物、教育、新知、文化、環境、生態等,與農業相關的各項議題。 我們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、開放信息、滿足需求的資訊平台。 關於豐年社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 40 年,以發行及銷售有關農業書刊、產品及資材,服務農民、提高農家所得、改善農家生活為目的。豐年社主要發行《豐年》與《鄉間小路》兩本雜誌,並出版多本農業書籍,是臺灣老字號的農業出版社。 《豐年》創刊於民國40年,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農業雜誌。在當時地方缺乏新聞媒體的情形下,亦是最早深入民間的一份重要刊物。早年豐年雜誌除會提供免費農推書刊、種子供訂戶索取,更肩負解決農民在農業上疑難雜症的責任。 1970年代,農友對產銷知識與資訊需求提高,豐年社另外發行了《農業周刊》雜誌,隨著經濟發展,《農業周刊》轉型為《鄉間小路》,針對關心農業、飲食生活的讀者為導向,介紹關於農產、飲食與生活面向報導。而兩大雜誌也成為豐年社最重要的出版品。 陪伴臺灣農民與消費者成長、共好的豐年社,期待能為農業、農民以及孕育我們長大的土地盡更多心力。
農傳媒是由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站。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,走入生活。 我們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、開放信息、滿足需求的資訊平台。
View all posts